扩散器

取电驱所长避充电所短东风日产轩逸ePO

发布时间:2023/7/26 8:58:44   

伴随着电动车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多用户都了解到电机驱动的优势,比如动能转化率很高、对油门响应快、瞬间可达峰值扭矩、运行平顺安静等。不过,电动车的短板是储能,动力电池很重而且能量有限,充电的速度也很难实质性提升,这方面燃油车一个几十升的油箱就轻松搞定。那么,能否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答案是肯定的。日产的e-POWER技术就是以纯电驱动、内燃机增程的技术路线,而东风日产轩逸e-POWER正是首款国产车型,它实现了不用充电的电驱模式,带来低油耗、强动力和平顺安静的行驶体验,也受到了终端用户的逐步认可。近日我们在东风日产深圳华翔店对款e-POWER超智驾PLUS(下称e-POWER)进行了实拍,一起看看它的特色。

新车特点:

1、基于14代轩逸打造,延续V-Motion2.0设计风格但细节有所优化

2、配备专属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车机搭载日产超智联2.0+系统

3、搭载全新e-POWER动力系统,油耗低至3.9L/km,扭矩可达Nm

4、搭载NISSAN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和ProPILOT超智驾系统

日产e-POWER技术推出市场已经有几年了,年Notee-POWER在日本上市,技术就处于不断升级中,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主要是逆变器体积缩小了40%,变得更加轻巧。到年3月,e-POWER车型在日本本土的销量突破了50万台,受到了广泛认可。而东风日产也非常重视对于e-POWER技术的引入,希望一炮而红,因此拿出了销量最高的14代轩逸进行技术植入。颜色方面,新车提供炫风橙、曜石黑、钨钢灰、天际红、珠光白5种单色,还有天际红/曜石黑、日出金/曜石黑、炫风橙/曜石黑3种拼色。

相比燃油版车型,轩逸e-POWER在装饰细节上有所优化,比如前后车标更换为最新款式,前脸的“V”型镀铬条加宽变成了双层,内部采用三角形网格结构,看起来要精致很多。

前大灯依旧采用经典的回旋镖造型,灯组与V字形镀铬饰条相连,整体性更出色。除入门车型外,均配备LED近远光灯和LED日行灯。LED前雾灯位于保险杠两侧底部立体的通风道造型内部,被L形亮黑饰板包围,增加一些运动气息。

侧面来看,车身显得较为低趴,这代车型采用了加宽车体、降低高度的比例结构,实现了1.的宽高比,提升年轻运动感。车身线条简洁流畅,双色车身采用黑色车顶也带有少许的溜背感,另外在C柱下方内收的车肩也能够降低风阻,让整车风阻系数降低至0.26Cd。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mm,轴距为mm。相比燃油版车型,轩逸e-POWER长度增加了8mm,高度降低了5mm,其余不变。与日系同级混动车型相比,更宽的车身和更低的高度实现了设计师的想法,轴距和长度比较适中。

全黑外后视镜造型扁平顺滑,LED侧转灯位于底部,但未配置侧置摄像头,°全景影像仅顶配车型搭载。大部分车型仅支持电动调节,折叠和加热功能仅顶配车型有配备。

车身同色门把手设计了多条棱线,形成了多面造型,更有设计感。除入门车型,前排驾驶位都配置了无钥匙进入按键。

除入门车型为16英寸,其余都采用17英寸大号轮圈,五辐式切割造型有宽窄交替的轮辐,还有一定的气动效果,将部分气流用于刹车散热。轮胎规格为/50R17,胎宽偏窄,采用邓禄普ENASAVEEC+系列产品也是低滚阻产品。

尾部也针对细节进行了调整,两侧分别增加了“”(最大扭矩)和“e-POWER”标识,尾灯更换为全新的环绕式灯带,辨识度得到提升。底部依旧采用隐藏式排气,车身同色的下护板带有三辐式扩散器造型,增添运动感。

车厢内部与燃油版有明显的变化,换装了全新的12.3英寸悬浮式大屏,空调出风口也由炮筒状改为矩形,并且中控台还布置弯折的贯穿式出风口造型,看起来更有现代感。中控台与门板处均加入了较多的软性材质覆盖,精致感要比燃油版有所提升。

除入门车型(塑料),其余车型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均为真皮包裹,手感更加细腻,只是握感依然偏细,平底造型有助感知转角。左右横幅上的多功能都采用按键控制,其中左侧主要控制仪表盘信息,而次顶配和顶配车型配置了ProPILOT超智驾系统,支持全速度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主动刹车等功能。

全系均采用双机械表盘+7英寸液晶屏幕组合,左侧表盘主要显示动力输出的百分比和能量回收强弱,中央屏幕可显示能量循环、驾驶辅助和各种设置信息。

除入门车型外,其余都配备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屏幕尺寸是同级合资车中是最大的,显示的像素和触控的流畅度都令人满意。车机搭载日产超智联2.0+系统,支持在线导航和较为丰富的上网应用,语音识别支持前排左右定位更智能,语音控制增加了空调和天窗。此外,屏幕下方还设有主菜单、音量调节、摄像头等快捷触控键,提升便利度。

空调控制面板依旧采用按键+旋钮组合,中间设有小尺寸显示屏,能够将温度、风速、风向直观地显示出来,使用起来很顺手。下方手机储物格开口很大,可并排放置两部手机,内置USB接口和12V电源接口,次顶配和顶配车型还加入了无线充电模块。

挡杆台也是全新布局,台面采用拉丝木纹面板装饰,提升档次感。平移推拉式电子挡杆居左,还将P挡布置在顶部,占用的空间较少,而且不妨碍前方手机的取放。保留了少许机械按键,前方有一键启动、驾驶模式切换、EV纯电模式,后方是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右侧是两个开放式水杯槽,布局非常合理。

中央扶手箱开口方正且够大,只是深度比较浅,容量一般。

前排座椅采用仿皮包裹,皮面柔软,填充物的形变量也很合适。坐垫长度充足且有一定侧向支撑,靠背的侧向支撑要更充裕,还有少许肩部支撑,整体的舒适性很高。高配车型采用日产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内部有3层缓冲材质,包含柔软复合层+SLAB结构+高衰减发泡层,对于振动吸收更彻底。功能方面,主驾驶座椅支持前后、靠背、高低(2向)手动调节,副驾驶仅支持前后、靠背手动调节,全系仅顶配车型的主驾提供电动调节,这点确实可以再提升些。

后排座椅同样皮面柔软、填充物厚实,坐垫和靠背整体后倾,让身体略微后仰,这样可以利用纵向距离缓解高度的不足。坐垫的长度合适,腿部支撑性足够,靠背与头枕的支撑性也不错。空间方面,侃弟身高cm,腿部空间两拳半,头顶仅为三指,横向空间很充裕,地板中央的凸起较为低平,影响不算大。后排提供地台式出风口、USB接口、带双杯架的翻折扶手。

除入门车型,其余都配备有电动天窗。

尾箱纵深和宽度表现都很不错,高度略低,常规容积达到L,在同级中算很出色了,但并不支持放倒座椅拓展空间。地板下方配备有非全尺寸备胎和维修工具。

e-POWER动力是本车最大的特色,这实际就是一套增程式电驱动力,驱动单元是一台kW电机,峰值扭矩达Nm,起步到中速的加速能力很强。动力电池是浅充浅放型的锂电池,能量很小,仅为1.5kWh,布置在前排座椅下方,占用空间很少而且质量也比较轻,它的特点是充放电的倍率较高,电量能够快速充入也能快速放出,目前不是为存储更多电能,而是为增程器和电机起到调节作用。增程器是一台1.2L三缸自吸发动机,只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能做到开机即处于最高效工况,热效率达到43%。正常驾驶,如果电池有电量,会优先使用电池里的电量驱动,系统会将增程器开启时机推迟到行驶中,减缓启动时的震动干扰。匀速巡航时,依据所需电量调节增程器的输出功率。急加速时,系统会强制开启增程器和电池一起大功率放电,获得更好的加速体验。系统整体的转化效率很高,因此可以实现3.9L/km的油耗,利用41L的小油箱也能轻松跑出上千公里,行驶中的平顺性和静音性也更加出色。

底盘依然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式+后扭力梁非独立式的悬挂组合,调校软硬适中,对于路面细微震动的吸收较为干净,同时在过弯时也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侃弟点评:

在双积分的压力下,车企要降低油耗必须另辟蹊径,两田的混动路线固然不错,但e-POWER纯电机解决方案也很有生命力,这套系统结构和控制逻辑都更简单,采用小排量三缸机对于行车的平顺性也没有任何影响,加速、NVH和平顺性甚至更加优秀,而且油耗还更低些。很多朋友认为它最大的短板是无法充电,不能上新能源车牌,或许是对于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还不是十分清楚,其实它的核心就是闪充闪放,而并非用电池储能。当然,这套系统要升级为插电混动也不是没有可能,看日产后期如何做本土化改进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5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