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扩散器 >> 扩散器发展 >> 汽博科普课堂F1大幕拉开,揭秘跃动的
这种上下起伏的状态被称为“海豚跳”。
对比之下是不是觉得十分贴切,那么“海豚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海豚跳”“海豚跳”现象曾是上世纪70年代F1“地面效应时期”司空见惯的现象。由于应用地面效应设计的赛车底板在直道的速度越快就可以产生越多的下压力将赛车牢牢吸附在地面,假如通过底板的气流因气压变化或底板撞击地面突然减少,赛车就会突然失去额外的下压力并短暂提升离地间距。地面效应赛车在高速直道上可能会连续重复“吸附在地面→失去下压力→车身短暂升高→重获下压力再次吸附在地面”的过程,在旁人眼中就如同一条不断跃进的海豚。“海豚跳”虽然看上去很有趣,但绝非有益的好现象,连续上下颠簸会给赛车手造成极大的体力消耗,赛车底板高频率的接触地面也非常容易发生损毁。最极端的情况下,“海豚跳”会造成赛车前轮离地导致翻车。地面效应地面效应亦称为翼地效应或翼面效应,其本质其实是对伯努利原理的精密运用。运动物体贴近地面运行时,地面对物体产生的空气动力干扰,比如飞机降落时常常难以直接着地,需要在跑道上“漂浮”一段时间。地面效应可产生于低空飞行的飞机或直升机,当然对高速行驶的汽车也同样有效。利用地面效应让赛车底盘贴紧地面,可以提升赛车在赛道上的抓地力与速度,尤其是通过弯道时的表现。F1地面效应设计的经典案例——莲花78赛车,其一经问世便包揽了当年的F1年度车手与制造商冠军
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是指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日常生活中应用伯努利原理最多的就是飞机。观察飞机的机翼截面可以发现,机翼被设计成了上表面曲折,下表面平缓的造型,这就造成相同时间内,流经翼上的气流比翼下的气流要走过更长的距离,因此翼下产生的压强大于翼上,进而产生了向上托举飞机的升力。而F1赛车将飞机上运用的伯努利原理反向运用,通过将车底的气流迅速排开,形成自上而下的下压力,使得赛车即使在一百公里以上的时速下依旧可以平稳的通过弯道。理想情况下,以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的F1赛车可以产生超过4吨的下压力,这意味着全重不足1吨的F1赛车甚至可以在天花板上行驶。伴你同行人们每每提到F1方程式总会认为那是普通生活遥不可及的事物,但其实许多F1赛车中应用的技术已经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的汽车上。现在很多车辆都会在车尾设有扩散器,虽然尺寸远不及F1赛车那么夸张,但是仍然可以起到疏导车底气流,稳定汽车行驶的作用。此外还有多功能方向盘,其本来是为了让F1车手可以在狭窄的驾驶舱中更加便利的操作赛车的各种功能而发明的,现如今多功能方向盘也成了很多家用车的标配,让驾驶员可以在手不离方向盘的情况下操作音响、空调、巡航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结语F1方程式不但是人类汽车制造技术的高峰,也是先进汽车技术的试验场,经过严酷赛场锤炼的技术最终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造福我们的生活。今年,我们中国迎来了第一位自己的F1赛车手周冠宇,也祝福他能够取得佳绩。撰文/宋潇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