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扩散器 >> 扩散器发展 >> 超跑是如何炼成的系列之经典时期
汽车工程师已经从空气动力学里头衍生出全新的分支
尽管从年代到年代,全世界都在打仗,汽车工业基本被废,航空工业却因大规模的空战而得到迅猛发展,直接从活塞式飞机进化到喷气式飞机。在这背后自然伴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完善与成熟,到战争结束后,空气动力学已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入年代,恢复元气的汽车工业又开始流行赛车运动。各家厂商也再次推出高性能跑车,不过,这时德国和英国的汽车工程师发现:虽然汽车的动力,可轻易提升,但车速却遇到瓶颈,总会卡在某个临界点而难以再上涨,与此同时,高速行驶时车辆发出的噪音也越来越大,而这似乎不完全是路面的原因。直到年代初,汽车工程师终于注意到空气阻力的存在,开始在设计时加以修正,这时汽车行业才正式动手研究空气动力学,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全都优先应用在赛车身上。例如当时的F1等赛车的车身上就开始出现各种翼型导流板,车身也逐渐变得趋向于楔形。
顺便一提,在Supercar的萌芽时期,虽然专业赛车跟普通民用车之间有着鲜明的差异。但是并没有“限量发售的民用跑车”这种概念,很多定制的高性能跑车都被直接作为赛车投入比赛。进入年代中后期到年代初,欧美发达地区的上流消费群体在国泰民安的大环境下日益追求起精神享受,于是市场上渐渐冒出来明显采用高性能设定的民用车型。比如美国的Musclecar和欧洲的GrandTourer。这大概便是超级跑车进入消费市场的开端。也是从那时起,民用量产跑车,这一群体逐渐变得特性鲜明起来。
年代中期。汽车工程师已经从空气动力学里头衍生出全新的分支:groundeffect,即地面效应。简单来讲,地面效应就是让气流高速通过车辆的底盘时,底盘与路面之间空隙与车身上方的气流形成相对低压的区域,从而产生向下的大气压力,以便在不添加车身导流翼片的情况下增加车辆的下压力。为充分利用地面效应,工程师发明出平板底盘、扩散器等新兵器,只可惜等到赛车能充分应用它们时,已是年代,以致于年代诞生的那些传统跑车除车身风阻系数有所降低外,其实并没享受到多少空气动力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