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器

小米吊打友商,就靠这个无线技术雷科技

发布时间:2024/12/26 16:04:27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虽然大家对无线充电技术还有不少抱怨,但无论大家愿不愿意使用,无线充电已经和快充一样,成为了当今旗舰手机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但受多种因素制约,无线充电的效率始终赶不上有线充电,在动辄40W瓦有线快充的今天,无线阵营大多只实现了30W左右的充电速率,即使是小米今天展示的40W无线快充,也仅仅处于技术展示阶段,何时才能在量产手机中见到也依然是未知数。这是一台“魔改”的小米10Pro,不是量产机型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高速无线快充的产品呢?高速无线充电真的这么难以实现吗?这要从最开始说起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无线充电这项技术最早是怎么加入到手机中的,以及当时无线充电扮演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角色。大家可能是最近几年才在手机上接触到无线充电,但其实无线充电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诞生的时间甚至比现在很多智能手机品牌都要早。早在年,手机品牌Palm就为其手机PalmPre推出了一款名为“Touchstone”——也就是广大手机爱好者称之为“点金石”的无线充电配件,包含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后盖与一个充电台座。这个充电底座的设计有些现代立式无线充电器的味道,产品定位也是让用户可以在“底座模式”下长期使用。因为当时主流的手机充电还停留在5V1A或更低的5V0.5A,因此低速的无线充电并未被大家嫌弃,品牌将其当作一种辅助充电手段,而不是赶时间时的唯一充电方式。而且与有线充电这种“汽车加油”式充电不同,当时的无线充电主打的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充电:你用手机时就拿开,不用时就放上去充一会儿,反正不需要插拔充电线,不知不觉就能把手机的电补满。换句话说,无线充电诞生之初,根本就不是瞄着快充的市场去的。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技术的发展,有线充电早已脱离了当初的5V1A,来到了各路快充百家争鸣的时代,但与此同时,无线充电的速率并未有太大的变化。用户对无线充电的反感与怨言,就在无线充电与有线充电日益显著的差距中渐渐浮现了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见,就是为什么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速度这么慢?无线充电离不开线圈这就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有关了。我们知道,无线充电的原理是通过供电端与受电端两个线圈的磁感变化来输送能量的,技术的部分我这里不展开细讲,大家只需要知道无线充电非常依赖“线圈”这个因素就可以了。线圈是无线充电的核心首先我们说说线圈的问题,其实线圈这部分很好理解,因为手机尺寸的问题,品牌在手机中塞入的线圈体积相当有限,因此供电效率自然低下。“那iPad和笔记本尺寸那么大,为什么就不能使用无线充电呢?”诚然,iPad的面积比手机要大不少,使用无线充电的话它的效率必然也要比手机高出一大截,但很可惜,现阶段的无线充电严格依赖于线圈之间的电磁变化,而iPad与笔记本的金属外壳会阻隔这种电磁变化,因此这条暂时行不通。再有,如果真的在平板背面铺上一个大线圈,那实际充电时也需要同样体积的超大型无线充电板,而且充电时也需要将平板精确地对准在充电板上,可以说完全偏离的无线充电“使用方便,随放随充”的特点,有些得不偿失。但这种“地毯式充电板”并非天方夜谭,在某些特殊领域,这种大型充电板确实也能派上用场。比如在新兴的FomulaE电动方程式赛车中,赛场上使用的安全车就是一款由高通与宝马深度合作改造而成的BMWi8电动跑车。除了用于赛事,这项Halo技术也可用在民用车上这款i8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使用了高通定制的无线快充技术,只需停在专门的“充电毯”上就能进行无线快充,再加上高通的全新无线充电规格,这款“充电毯”能以6.6千瓦的速率为这台BMWi8充电,一小时不到即可将整台车充满。温度至关重要可能又有人想问了“手机电池那么小,不需要那么高的充电效率啊”,确实,手机尺寸与电池容量都远小于电动跑车,理应充电时间也能有所缩短,但这就牵涉到无线快充的另一个难点,那就是温度。刚才说过,无线充电是通过线圈的电感变化来传输能源的,但因为牵涉到电感变化,所以充电时线圈的温度必定会有所提升,换句话说,无线充电会带来发热,而高温下电池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都会有所缩减。高通的无线充电BMWi8因为可以将整个底板当作扩散器,因此可以快速将热量交换到空气中。但手机上不会出现尺寸夸张的扩散器,更不会有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散热表面,采用主动散热的手机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大多数智能手机只能通过边框或背部的玻璃面板,缓慢地将热量带出。说到无线充电与过热,AirPower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何在无风扇的情况下当无线充电带来的热量排出也是目前无线快充,甚至是普通的“无线慢充”的技术难点。以苹果的AirPower为例,这款无线充电板希望在常规三线圈产品的体积内叠入数十个无线充电线圈,但又因为不想增加产品厚度而没有加入散热风扇,在无数次尝试后苹果正式宣布取消这款产品的计划。由此可见,温度对无线充电产品的影响之大。高速无线充电并非无解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实现无线快充的同时又能解决温度的问题呢?虽然有很多解决方法,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首先是大面积充电线圈需要对准的问题,其实年的点金石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Palm在点金石的充电面板中加入了定位磁铁,只需将手机靠近,磁铁就会自动将手机摆正,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充电效率。关于无线快充时带来的温度问题,不少品牌都选择在充电板中加入主动散热的风扇,从而降低无线快充时供电侧的温度,这也是大多数立式无线充电座的设计思路:立式充电座没有饼式充电板那样严格的厚度限制,即使加入风扇也不会对产品设计带来太大困难。有些无线充电器内置了风扇帮助散热至于如何解决受电端的热量,这个问题就有点棘手了。有些品牌的有线快充会将变压模块全部集成在电源适配器内,从而降低有线快充时手机的温度。但对于无线充电而言,受电端本质上是在重新通过电磁感应“发电”,因此有线快充的降温方法大多数都无法应用在无线快充上。而现阶段大部分品牌的降温方式,也仅仅是通过热管与石墨烯均热片将热量均匀发散到整台手机上,从而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至于怎么更好地为受电端降温,还需要手机品牌自行开发新的充电模式,从根本上降低无线充电而带来的高温问题。那么无线充电的意义在哪里既然无线充电效率比有线低,实现难度也比有线高,为什么手机品牌还会你追我赶地发展无线快充技术呢,好好用有线不行吗?说到底这还是用户习惯的问题。以我自己的Nexus6P为例,上班期间难免会四处走动,下楼买个奶茶或去和同事讨论项目之类的。这种时候不拿手机会觉得心里不踏实,但如果带上手机又要经常插拔数据线,也多次因为懒得充电导致下班时手机只剩20%的电量。而Qi无线充电的加入就很好地解决了我“碎片化充电”的需求,不需要插拔,也不用担心损耗,回到工位一放就能充电,要用时拿起来就能走。对于我这种嫌麻烦的人来说,无线充电让我利用平时不会为手机充电的时间、积少成多地为手机补充电量。无线充电让我无需专门找时间充电在我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电脑、手机、平板这些无线充电功率低于满载功率的设备中,无线充电都不可能取代有线充电。对于那些低功耗设备,比如鼠标、耳机与Kindle,无线充电会是一个方便易用的充能方式,比如罗技的GPowerPlay无线充电模块就深得我心。话题回到手机上,无线充电只会是我充电时的其中一个选项,比如工作时我会把iPhone放在充电座上,做到随取随用。但如果半小时后要出门去机场,我依然会选择更为传统、也更为高效的有线充电。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并非互斥,而是起到互补的作用,在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充电方式,这才是最省心、也最有效的做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705.html
------分隔线----------------------------